“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来日绮窗前,寒梅着花未?”
王维的这首五言杂诗历来为人称道,刘大杰先生在《中国文学发展史》中批评说:“见了乡人,不问民生的疾苦,不问亲友的状况,只关心窗前的梅花,可知这派诗人,除了他个人以外,对于现实社会,是完全闭着眼了。”
梁实秋很不以为然,说刘大杰对王维“实在责备太过”,“堕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”——“以为凡是文学作品皆千篇一律的反映民间疾苦,否则便是无视于现实社会”。紧接着他明确立论:“殊不知文学范围很广,社会现象复杂,文学创作不能限于某一单独题材。我们评论作家,也不应该单凭一首小诗来论定作者全部的性格。”在这篇短文中,梁实秋简述了王维的生平和际遇,并指出他写此诗时,大约是开元盛世,很难要求他询问“来日朱门前,有无冻死骨”之类的话。他又结合王维的诗,谈到诗的艺术性质:“诗不比散文,要特别讲究情趣格调。四友斋丛话说‘五言绝句当以王右丞为绝唱’,评价实在很高。五言绝句,局面很小,容不下波澜壮阔的思潮,只好拈一星半点灵机隽语,既不可失之凝滞,亦不可过于庄严。像王维这首杂诗,温柔潇洒,恰如其分,不愧为绝唱。凡是有过离乡羁旅经验的人,谁不惦念其家园中的一草一木,人情所系,千古无殊。”
梁先生所言几乎就是常识,作为文史大家的刘先生,怎么就看不到这一层呢?一叶障目,不识泰山!刘先生鉴赏时,不是从自身出发,而是从某种观念出发。
评论